袁大头的故事

时间:2020-06-29 18:03:59 来源:喜收藏网

袁大头作为民国时期的通行货币,发行量超过7亿枚,并有大量流传至今,成为收藏和历史研究的对象。关于它的故事非常多,比如发行背景、流通原因等,了解之后让人对民国有更深认识。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。

清朝末年时期,全国币制已经十分混乱。虽然各省开始铸造银元,但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,所以重量和成色差别很大,并且在数量上也没有统筹安排,所以很快就导致了银元的口碑暴跌。

而辛亥革命之后,各地军阀为了拥有继续财政支持,所以就加紧铸币,很多甚至铸造铜币,又导致了币制的混乱不堪,袁大头就是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。可能有很多人又问了,为什么不发行纸币呢?纸币是信用货币,需要金银等贵金属或者国家信用背书,毋庸置疑民国时期老百姓是普遍不信任国家的。

袁大头施行的是银本位制度,每枚袁大头重26.6克,其中含银量89.1%。银子本身就是硬通货,所以袁大头也能获得普遍老百姓的认可。袁大头的流通范围非常广,无论是国统区还是苏区,甚至是偏远的边疆都可看到其身影。

袁大头的产生,实现了当时社会的统一币制,对促进经济发展与贸易流通有重要帮助,同时也有效防止因为货币贬值而导致百姓财产被资本家掠夺。现在人们研究袁大头,就是期望对当时的货币制度、经济发展、政治进程等有更深的了解。

相关文章
热点推荐

©2020-2021 喜收藏网

冀ICP备19028479号-2